故事天津
甩柳罐

发布时间:2024-05-15     文章来源:今晚报

天津滨海地区有一种业已消失但十分美妙和谐的劳动方式,那就是——甩柳罐。

  柳罐,用柳条编成,且编得非常密实,其功用如同水桶,但底部呈半圆形,外皮刷一层桐油,以防漏水太多,接不上水。因其皮实耐摔,给农作物浇水时,常用它当淘水用具。甩柳罐,是两个人配合的劳动。将柳罐口拴四条长绳,每人各执两条,隔着水塘相对而站,共同松绳,让柳罐在水塘舀上水,两人随即将绳索抻紧,用力将柳罐拉起,在空中划过一个优美的弧线,然后将罐中的水倒入比水塘高的田地中。

  以前,天津周边有许多沟池渠塘,但柴油机和电机还不够普及,所以大田需要浇水时,就要甩柳罐了。

  我小的时候,喜欢看这种浇水的劳动。如邻居老陈家有对孪生兄弟,就是甩柳罐的能手。他俩甩柳罐浇田时,俩人分站在池塘两岸,柳罐甩过来,将池塘的水砸出阵阵涟漪,小鱼儿惊慌四散。柳罐灌水的时间非常短暂,没等柳罐全部进入水里,就见它带着浑身的水花,跳出水面,如同一条白练当空挥动,然后一个翻身将罐里的水泼向垄沟。我喜欢站在逆光处看甩柳罐。因其动作飞快,造成视觉暂留成像,那晶莹的水花和当空飞舞的水珠形成明亮的曲线,时不时闪烁着七彩的光芒。

  等大人们小憩片刻,我和小伙伴一起合作模仿,却总是无法掌握绳子的甩动规律。我们不是将柳罐弄得在空中醉汉般打滚,就是将柳罐内的水甩得四处飞扬,要不就是左摇右摆舀不上水,让柳罐像个闲汉似的来回空跑。这种时候,田野里回荡的都是我们欢快的笑声。无论结果如何,柳罐甩动的过程中,都舞动着我童年的一份快乐。

  后来才知道,甩柳罐要用巧劲儿,特别需要两个人的默契配合。在向水里舀水时,两根绳都要松一些,但每条绳子的力度并不一样,随后把水舀起、将绳子抻紧时,也要把握好绳子的松紧和柳罐的角度。把握不好这些,就会窝工费力。

  家乡老一辈乡亲,都是甩柳罐的高手。也只有在高手劳动时,才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韵律。“啪——哗,啪——哗”,那有规律的声音间隔时间相同,如同人们的呼吸一样顺畅自然。不知道为什么,我在回忆这种劳动方式时,总有一种遗憾。我甚至认为应当用音乐的形式来记录那美妙的声音。因为那优美的节奏和旋律中,有对张与弛的演绎,有对默契和谐的感悟。

  我甚至想,如果甩柳罐的是一对恋人,那舞动的韵律应当是最美的。因为那甩柳罐的动作中不仅有默契与和谐,更有浓浓的甜蜜;柳罐甩动的,不仅是罐里的水,还有欢愉的心情。

热门推荐
03-01-wx.png

微信服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