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年天津的会馆建筑
天津会馆建筑的布局,以传统的中式院落为主,大部分是一进或数进四合院落,但是也有例外。闽粤会馆是一座潮汕民居样式的方形大院落,中间为开阔的天井,南北两侧建前殿和后座。

2025-09-19

故纸中的泰山娘娘
泰山娘娘(碧霞元君),这位源自东岳的女神,她的道场在山东泰山,她的信仰中心在北京妙峰山,但她最“灵应”的封号却留在了天津卫。为何唯独天津的娘娘能被尊为“天后”?故纸中记录的那些文字,交织着边境的烽烟、皇家的敕封、百姓的虔诚...

2025-09-18

散落在民间的“女神群体”
葛沽地区的娘娘庙作为“全供刹”,至今延续着八辇四亭的盛大仪轨——其中云霄娘娘独享宝辇正座,泰山圣母以金面塑像见证着京津冀文化带的信仰交融。曾经万人空巷的妈祖“皇会”虽已式微,但国家级非遗葛沽宝辇会正以24道耍乐会成为迎新春的...

2025-09-09

漕运印记:杨柳青年画的诞生与传承
九河下梢的天津在明清两代依托庞大的漕运网络,成为沟通南北的经济命脉与文化走廊。繁忙的河道不仅运送着粮食货物,也悄然承载着技艺与审美的交流。

2025-08-29

从“武风悍厉”到“文教之邦” 经商之利转为文教之力
​​从“武风悍厉”到“文教之邦”,天津城市文化的蜕变密码,深藏于盐商群体的历史抉择之中。清初以来,长芦盐商以财富为基、实用为舵,不仅捐资兴办书院义学、助力科举昌盛,更以园林雅集聚名士、科举转型塑精英,在津门粗犷的军事底色上...

2025-08-12

盐商与津味平民性的塑造
天津早期人口的聚集,与军卫设置、漕运、商贸等都有很大关系,盐业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。从元代到民国时期,今天津市区范围内的盐业生产运销持续了数百年,大量相关人员因此聚集到天津,平民性是他们最根本的文化特征。

2025-08-05

热门推荐
03-01-wx.png

微信服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