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日,久未来津的梅派传人、京剧名家魏海敏现身中华剧院,与天津戏迷观众见面,分享其学习传承梅派艺术的所思所感,共话梅韵经典。
魏海敏唱念做打俱佳,初学刀马旦,后习青衣,于1991年正式拜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之子、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为师,专攻梅派艺术。1996年,她曾凭借《贵妃醉酒》和《宇宙锋》这两折梅派经典,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。魏海敏曾多次来津演出,回想起与天津的渊源,魏海敏说:“大概20年前曾到过天津演出,当时观众对我的反映都很好,我演的梅派戏也受到了观众的认可。2013年的时候,我还带了《王熙凤大闹宁国府》《金锁记》两部新编戏到天津演出,非常受欢迎。给我的感觉就是‘只要你戏好,观众都会喜欢’。天津观众的‘懂戏’,也让我们演员在台上蛮享受的,他们的叫好叫的也都是地方。”
4月5日,魏海敏将在中华剧院与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合作演出梅派传统名剧《穆桂英挂帅》。谈及时隔十多年后再度来津演出,魏海敏直言:“我自己觉得会有点压力,因为天津这里懂戏的人多,所以一定要唱得更用心,一定要更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,我觉得这样才能对天津的观众有所交代。同时,这次能跟青年京剧团合作很开心,也希望相互之间能够碰撞出一些火花。”
《穆桂英挂帅》这出戏是梅兰芳大师晚年的压卷之作,巧妙地将青衣和刀马旦的表演融合在一起,生动地塑造了老年穆桂英义勇当先挂帅出征的巾帼英雄形象。魏海敏自1993年开始演出《穆桂英挂帅》,一次次登台演出,对人物的塑造愈来愈成熟完整。在被问及不断演出同一经典人物,对表演细节的处理是否会做改进、创新时,魏海敏坦言:“当我在演戏的时候,其实我每一次都把它当成是第一次,会与时俱进。我从来没有把一出戏当成是一个固定的东西,因为我觉得演员在表演戏剧的时候,一定会有他自己生命历程的感受在里面,所以我每一次演都会有不同的感觉、感受。”
作为梅葆玖的大弟子,魏海敏数十年来一边传承梅派经典戏,一边不断演绎新编戏,同时坚持继承与创新并行。对于如何看待当下戏迷观众更偏爱看“老戏”,却不太愿意为“新戏”买单的问题,魏海敏认为:“要给新戏打磨的机会。”她表示,新戏未必能够很容易变成“老戏”,但新戏需要通过多次的演出来拥有打磨的机会,才能变得更好。